凝聚力量,“博物馆之城”建设稳步推进 实行“博物馆之城”建设专班与总馆业务科、市博物馆学会秘书处“三合一”工作机制,分批次推动符合条件的博物馆登记备案。2023年牵头组织新备案博物馆11家,全市备案博物馆达到85家,稳居全省前列。 协同发展,推动中小博物馆三年提升行动 借势国有博物馆大客流,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设立“博物馆之城”文创大集,为全市非国有博物馆提供展示、销售、宣传平台,推动共建共享共赢,得到省文旅厅的高度认可,《中国文物报》介绍相关经验。 以评促建,推进博物馆规范化管理运行 在全市开展2022年度非国有博物馆评估复评工作,行程1000余公里,对全市53家成立博物馆实地进行考察,基本掌握我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运行基本情况,为优化“博物馆之城”建设试点工作措施提供了基础资料。 组织培训,提升全市博物馆业务能力水平 与中国博物馆协会陶瓷专业委员会、扬州文物鉴定培训中心、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共同举办山东省古陶瓷鉴定高级研修班,邀请朱戢、施加农、耿东升、冯小琦等4位全国知名的古陶瓷鉴定专家授课8天,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位学员参加。 做好服务,助力第五次博物馆定级评估 配合组织多次培训会议,传达评估要求和标准,建立评估指导专家团队,提供评估指导和咨询服务,指导全市24家博物馆参与定级,确保评估定级工作的顺利进行。 聚焦主业,展陈陈列获得历史性突破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展览《瓷起风禾——山东博物馆调拨文物展》荣获第七届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精品奖。《冶铸千秋——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及其技术成就展》引起广泛关注。推动总馆与桓台博物馆、博山陶琉馆、淄博师专博物馆等博物馆联合办展,促进区域内博物馆展览合作交流。 久久为功,持续举办常态化公益性文物鉴定 坚持文物鉴定走进区县博物馆、非国有博物馆,延伸服务范围,下沉服务资源,探索出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“联手共建、资源共享”的全新合作模式,为通过文物鉴定加强馆际合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。 夯实基础,开展馆藏文物定级评估工作 邀请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对总馆150余件馆藏文物定级评估工作,初步确定新增二三级文物50余件/套,明晰博物馆文物基础信息,对今后文物保管、研究、展示和利用工作产生积极作用。 以赛促训,助力博物馆社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协助市文旅局组织全市讲解员大赛,为全市博物馆讲解员强素质、展形象、促交流搭建重要平台,培养更多讲政治、有情怀、专业精深、富有活力的优秀讲解人才。 携手共建,做好全市博物馆宣传推介工作 制作淄博市“博物馆之城”手绘地图和“博物馆之城”打卡手册,与淄博日报合作推出“探索淄博宝藏博物馆”栏目,唱响淄博悠悠文脉对外传播的最美和声。